我要采购我有需求:
当前位置: 首页 » 轴承资讯 » 轴承新闻 » 正文

滑动轴承的刮研和故障诊断

放大字体  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:2020-02-29  浏览次数:0 选择视力保护色:

[摘要]  一、概述大型电动机几乎都使用滑动轴承,它承载能力高,运转稳定,适用范围广,尤其适于高速、重载。电动机等旋转机械的轴瓦

   一、概述大型电动机几乎都使用滑动轴承,它承载能力高,运转稳定,适用范围广,尤其适于高速、重载。电动机等旋转机械的轴瓦衬是巴氏合金,应用的是锡锑合金,牌号ZChSb11-6,它摩擦系数小,抗胶合性能良好,对油膜吸附性强,耐蚀性好。
  
  巴氏合金是浇铸在轴瓦坯上,经车削成为完整的滑动轴承。某的滑动轴承都是对开式的,轴瓦衬一般需要刮研,使瓦衬具有一定的几何形状,运转时能形成楔形油膜,以降低轴承摩擦损耗。
  
  二、润滑原理电动机这类的旋转机械的润滑方式是动压润滑,依靠轴与轴瓦的相对滑动形成动压油膜,油膜托起轴,油膜厚度为0.01~0.1mm。形成动压油膜的必要条件是:1、两工作表面间必须有楔形间隙。
  
  2、两工作表面必须连续充满润滑油或其他粘性流体。
  
  3、两工作表面间必须有相对滑动速度,其运动方向必须保证润滑油从大截面流入,小截面流出。
  
  三、滑动轴承的刮研1、刮研要点1)轴与轴瓦的接触点滑动轴承的刮研和故障诊断,你了解多少?
  
  轴要运动自如,动压油膜要连续稳定,静态下轴与轴瓦的接触范围和接触点的密度是重要参数,均匀接触也是重要的刮研目的。其实刮研就是纠正轴瓦的形状。首先轴瓦中心线与轴心线要平行,这一点通过调整轴承座的位置来实现。下瓦内表面涂以着色剂——红铅粉,轴吊入,盘车,再吊起,依据接触情况调整轴承座。只有调整好以后才能对轴瓦刮研,否则破坏了找正基准。
  
  然后是刮研,先开瓦口,就是刮出储油腔和侧间隙,见1.区域1和2是储油腔,要刮得圆滑,从轴瓦的合缝口到弧顶依次渐小,区域1、2和区域3圆滑过渡,保证润滑油能够顺畅地通过储油腔,在区域3形成油膜,此时所刮的侧间隙只是粗刮,不要求具体间隙值,只要与轴无接触点即可,精刮在下面介绍。
  
  接下来就是在规定的范围内—区域3进行刮研,即范围为:两侧120°中间,70°~90°,b=L/6。接触密度要达到至少2点/cm2。刮研时,刀纹要相交,先从一个方向刮,再从另一个方向刮,否则很难形成网格状分布的均匀接触点。在接触点大致分布均匀后进行精刮,大点的全部刮去,中等点刮去中间一小片,小点不刮,直至刮到不低于2点/cm2(φ130~φ360轴承)的均匀接触。上瓦用同样的刮研方法,只是它的中部是空刀,只有两边是合金,它的刮研范围是90°~120°。
  
  2)轴瓦间隙刮研轴瓦间隙分两部分,顶间隙和侧间隙,顶间隙为轴颈的1.2‰、1.6‰、1.9‰,它根据转子重量、润滑油流量和转速综合确定。顶间隙的测定时压铅丝法,见2。用6根约20mm长的铅丝放置在上、下瓦结合面及轴颈与轴瓦之间,旋紧轴承销钉,然后拆开用千分尺测量铅丝的厚度,求得顶间隙,计算公式如下:滑动轴承的刮研和故障诊断,你了解多少?
  
  A-A,间隙值a1=c1-(b1+b2)/2B-B,间隙值a2=c2-(b3+b4)/2a1和a2要尽量相近。
  
  侧间隙在上、下瓦合缝面左右30°范围,它不小于顶间隙的一半,一般为顶间隙的1/2~2/3。侧间隙的大小直接用塞尺测量。
  
  2、端盖轴承的处理端盖轴承不要求刮研,瓦间隙靠机械加工保证。所以端盖轴承对机械加工要求较高,不仅要保证瓦间隙,还要保证形位公差,这样轴与轴承才能配合良好。但经多次实践,不刮研的端盖轴承润滑效果总不是很好,而且轴承温升也比座式轴承高。我总结了一些处理方法,首先储油腔和侧间隙必须刮出。然后是考虑轴与轴瓦的接触情况,针对不同转速的电机做不同的处理。转速高于1500r/min的电机不做处理,转速低于1500r/min的电机采用只刮不研的方法,在上、下瓦规定的接触范围内(同座式轴承)沿两个不同防线交叉刮,编出花纹状,以利于润滑。经过以上处理,平均温升降低5℃。
  
  四、轴瓦的故障诊断轴瓦多发的故障包括研蚀、点蚀、温升高、烧毁等,经多年的工作积累,对轴瓦出现的故障现象作以分析,找出原因,提出解决措施。
  
  1、轴瓦瞬间烧毁这一定是断油,只有断油才能在无任何征兆情况下,在瞬间烧毁轴瓦,及时停机也避免不了,断油致使动压油膜无法形成。解决措施是,对于强力润滑的设高位油箱,供油系统一旦出现故障,高位油箱仍能提供充足的润滑油;对于自润滑,要检查油环转动是否自如,油环表面和轴瓦的油环槽要平滑,绝不允许有突出表面存在。另外,油环浸入润滑油液面深度要合适,浅了带油量少,润滑不足,深了油环转动不灵,仍然润滑不足。
  
  浸入深度t=1/12D    D=油环直径2、温升高,轴瓦大部分研蚀如果上、下瓦均有研蚀,而且是发亮的,是因为顶间隙小造成的。处理方法,重新刮研,保证接触密度,加大顶间隙直至合格。因顶间隙小,重新修研后轴瓦处于正常状态,无不良后果。如果只有下瓦研蚀,而且是全部研蚀,呈乌黑色,是因为瞬间断油造成。瞬间断油轴瓦不至于烧毁,但下瓦重新刮研着点后,顶间隙要变大,一般要加大0.05~0.1mm。如果顶间隙超差可采取去除上、下瓦合缝面的方法降低顶间隙。
  
  3、温升高,轴瓦局部研蚀如果研蚀区域集中、规则,或集中一侧,或对称,是轴瓦受外力压迫造成的。最常见的有:轴承座与上瓦间的定位销位置不当,定位销压迫上瓦;轴承座与轴瓦接触面有突出点压迫轴瓦;轴承端该或油封位置不当,将轴顶偏,从而压迫轴瓦。轴瓦修补方法是刮掉研蚀重新研点,但顶间隙的增大量会比瞬间断油更大,后果更严重。
  
  如果研蚀区域分散、无规则、且不突出,是由于轴瓦刮研不好造成,需要修研,达到2点/cm2的接触密度,修复后无不良后果。如果刮研区域突出,是由于巴氏合金脱壳造成,合金中有杂质、浇注不当均可导致脱壳。脱壳面积大于1cm2时,能通过敲击瓦轴衬判断出,敲击声发空。小于1cm2的敲击声没有区别,研蚀点突出也不明显,不大好判断。一个小区域反复刮,反复研,就是小面积脱壳。脱壳面积小可通过补焊处理,修复后无不良后果。脱壳面积大的只能报废。
  
  4、温升高,点蚀合金面有点状灼伤是轴电流引起的。轴电流可在轴颈与轴瓦之间形成小点弧,引起点状灼伤,使摩擦系数迅速增大,因而轴承温升高。这时轴颈表面也有灼伤,轴与轴瓦都需要处理,影响较大。防护措施的是切断轴电流,将座式轴承的轴承座或端盖轴承的轴瓦对地绝缘,同时定位销、进出油法兰等也进行绝缘处理;在轴上社接地电刷,使轴电流尽可能通过此电刷。

打印刷新返回顶部 关闭
声明:轴承信息港(www.zcxxg.com)登载滑动轴承的刮研和故障诊断仅出于传递信息目的,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,亦不保证准确无误,版权/责任归其所有权人,若您认为有问题/差错请联系我们。转载请联系所有权人。